Search

〈寫作者的求救〉

距離上本書的出版,相隔接近四年。在這段光景,我一直等待機會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〈寫作者的求救〉

距離上本書的出版,相隔接近四年。在這段光景,我一直等待機會,無奈一個人的異鄉生活,面對的困難和問題比想像中的多很多。

兩年前幾乎要在香港出版第四本書,卻因合作方和出資方出現問題而擱置。這一等,久得我都快忘記自己是個作家,難怪我的丈夫會說:「我以為你是個網紅。」

身為作家,卻被生活追擊到面目模糊。

我在書裡面寫道:「目前而言,我已經接近四個月沒有接到新案子了⋯⋯」轉眼一年過去,距離上一次收到稿費,已經是去年八月的事情,那是一部委託劇本的第一期稿費。

幸好老早學會積谷防飢,否則從寫書到收到稿費已經是一年以後的事情。假設運氣夠好,首刷兩千全賣光的情況下,每本5%的版稅,也才8800元港幣。

數月的付出和一年的等待,換來的不過是一份夢想實現的滿足感,還不如你家大樓管理員一個月的薪水。

因此,絕大多數的寫作者都不會以作家一職作為主業,不是不想,是不敢。

但隨著網絡的發展,廣告商開始尋求比聘請藝人成本更低的「網紅」、「網美」或者「KOL」代言甚至撰寫廣告文。

從前只能單一依賴實體出版維生的作者,開始有了除了版稅以外的額外收入。

網路作家藍橘子的廣告,除了行銷,還苦心編寫跟產品結合的故事,令簡單的文字也有了電視廣告的趣味性。卻有網民怒斥對方沒有風骨,竟然透過免費故事賺取收入,甚是可惡。

但廣告除了幫預算有限的廠商,用更直接的方法把產品放送到目標群眾面前,也養活了一批追夢的作者。

網絡時代來臨,大批網絡作者乘勢崛起。導致許多人認為,免費故事一堆,為什麼要付錢閱讀;既然已經免費讀完,為什麼還要花錢購買;寫字這麼簡單,憑什麼我要給你點讚讓你賺取廣告費。

在臺灣,有同時兼顧實體書和網絡連載的作者,靠著免費連載,在社交媒體積累了高人氣。許多粉絲因為曾經從對方的故事得到過歡樂,就算是已經讀過的內容,也會購買該作者的書,以感謝曾經獲得的鼓勵和陪伴。因此作者可以持續創作,提供源源不絕的網絡故事。

倘若大家只貪圖享用免費,而吝嗇一個點讚,一個分享,一個鼓勵,即使對創作再熱忱的作者,早晚也會意興闌珊。

如果對方曾帶給過你一點歡笑,給過你一絲感動,或者你心裡有個喜歡的作者,此時此刻,希望你能手動為喜歡的作者應援,購買對方的作品,又或者一個點讚,一個留言,都是給予默默耕耘,卻又沒有得到相等回報的作者一點力量。

在時代的變遷,紙媒的沒落,我們這些寫作者已經快失去最後的尊嚴了。還請不要等到那些曾經充滿熱忱的作者,再也提不起勁來書寫,又或者被現實打倒,不得不放棄寫作時,才想起當初這些作者曾經發出過的哀號和求救。

原文刊登於東周刊 eastweek.com.hk
2020.5.13
感謝Tony提供圖片
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cg4Ovc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yGAbR1
誠品:https://bit.ly/2A4KKNX
讀冊:https://bit.ly/3fonDhA
momo:https://bit.ly/2WzPTFq


Tags:

About author
出版作品 2014《找1/2顆荳蔻》 2015《咖啡杯的絮語》 2016《不能靠近的星星》 2020《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》 |散文隔週於《東週刊》連載| Fb:angela.beatrice.ab IG:angelaxiasue
作家、編劇/著有《找1/2顆荳蔻》、《咖啡杯的絮語》、《不能靠近的星星》、《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》等作品
View all posts